两个小东西,一个是宠物,还有一个是?

移动UI设计

  我一直想记录家里这两个小东西的言行和互动的细节,因为我怕时间一久,就忘了,但这些片段又是非常值得回味的。

  这两个小东西分别是家里的老二、家里的宠物猫弟弟。

  为什么把他们两放在一起?因为我发现很多时候,两人是具有不少共同性的,两者之间甚至是共通的。

  记得准备养猫的那个时候,家里老二(那个时候刚6岁)时不时问爸爸:爸爸!你什么时候把猫弟弟生出来?

  一开始我们都又笑又很纳闷,WHAT?爸爸去生猫弟弟?

  一问才发现原委:原来她认为自己的妈妈生了两个孩子,姐姐和她,都是女孩子。所以在她的认知里,凡是弟弟、是男的,那就一定是爸爸生的。

  当然笑过之后我们给她解释:猫和我们人是两个物种,人是人生的,猫是猫生的;所以你的伙伴,不论男女凡是孩子都是妈妈生的;而猫猫,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都是猫妈妈生的。我们只是把猫猫当做家庭一员,所以叫他弟弟。

  这样讲了,过了一阵,好像我家幺妹渐渐明白了。但是我觉得她这种模糊化的认知非常可爱,就像她这个年龄,还是笃信有圣诞老人和牙仙子一样,你不得不配合她也相信,但是后来你会觉得愿意相信是一种美好的能力,只是我们成年后、社会化的过程中,这种能力渐渐消退了。但身边的小东西帮助我们又重温了。

  猫弟弟到了我们家,安静温和,很得大家的喜爱。家里人都爱去抱他,揉捏他,但是我很少,一来我一直对有毛的动物不是那么亲近,养猫猫也是配合孩子的需要,只是在养猫猫的过程中,我也很快和弟弟建立了不一般的感情,平时我虽然很少揉捏他,但是喂水填料这些事主要是我在做,而在喂养弟弟的日子里,我好像更多的是从一个妈妈的角度,比如家里的尖锐器物,我会下意识的守好,免得弟弟碰到,天气变化,我也会下意识的给弟弟住的地方增减设施,嗯,猫舍也是我打扫得最多。

懒萌的猫弟弟

  所以在猫弟弟的心理,渐渐地,我好像就成了妈妈的角色,他对我好像更有一份特别。有时候还会是默契。早上给他打开阳台门,或者加了水和食物,他会冲我喵喵两声,像是说:谢谢!有时他会站立起来把前爪搭在我腿上;有时我坐着,他会轻轻把前爪又搭在我背上.....,刚来我们家的时候他跳上床,我会毫不犹豫赶他走,但是现在不会了,只是铺上罩单,默默增加了清扫的次数而已。和猫猫之间安静的陪伴,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妥帖。

  但是叨叨对于妹儿还是不同,有一次周末,都还在睡,猫弟弟跳上我们的床,东嗅嗅西嗅嗅,结果最后还是走向妹儿了;妹儿呢,回家第一件事也是找猫猫,和猫猫亲密无间,她对于猫猫是完全开放的,她从来不会觉得猫猫会伤害她。我渐渐感觉到:某种程度上他们是一类,都是小动物,都有着小动物的某些天性,比如纯粹,比如无暇.......孩子和动物之间似乎有种天然的链接,这种链接会帮助孩子更好体察生命,感受生命。

  用什么来结尾呢?用一句话吧!

  这句话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无数的朝暮,无数的时刻,不需要什么语言,虽然我们各做各的事情,但是我们知道你就在那里,彼此需要的时候就会出现。

标签: 移动UI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