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上涨和吉芬商品;为什么鸡肉吃多了想吐呢?

移动UI设计

  猪肉价格终于慢慢在恢复了,很多人也不用再吃鸡肉或者鱼肉之类的。从19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猪肉价格才开始回落,期间我们村有两家养猪又烤酒的房子又盖了一栋,也造就了中原首富。

  在猪肉回落过程中我是失算了的,很多人说猪肉价格是不会再降了,以后就这样了,但是从我记事开始到19年,猪肉疯涨是第三次了,但是每次过一年多就会回复,当然不可能回档到之前的价格,如果回复到之前的水平那么我们的社会经济就是一直没有增长的。在06-10年的时候因为我一直在上大学,我们家每年都要养十几头胖猪,母猪会养两三头,也是四五年的时间,我妈妈的头发由乌变白,也是我心里永远的痛,那几年也是我弟弟家生了两个孩子的时候,对父母来说这几年比我还小的时候吃不好还难,因为生活在农村,弟弟结婚很早,目前两个孩子都上初中了,我家还读中班。也是因为家里年年养猪,对生猪的价格的波动比较熟悉,这几年母亲在老家也养一只两只的。当时我的预言就是生猪应该在2020年底,就是乙丑年过年前会回复到20块/公斤的水平。但是我忘记了近几年农村很多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养猪的要么是专业养猪烤酒,要么是老人养一两只过年一只自己宰杀,一只卖的,而且这些年养母猪的太少,导致小猪直接买不到来养了,所以预言错误,评估不到位的情况,早了半年的时间。

  说猪肉就是和吉芬商品有关,什么是吉芬商品呢?

  英国人吉芬于19世纪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这类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特殊商品以后也因此被称作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超过了它的替代效应。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原因。大学是很喜欢我们院长教的微观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的。记得杨育民说吉芬商品是举例:当猪肉价格上涨时豆腐消费量就上涨。而豆腐就是属于那个吉芬商品。当时杨老师一直强调豆腐价格会涨一些但是也不影响豆腐销量剧增。

  理论上的吉芬商品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叠加的结果,那我们就是承认了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理论吉芬商品是可以存在的。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或无差异曲线的特性造成的。在商品集合为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无差异曲线严重斜向一个坐标轴,即其斜率的绝对值达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理论上的吉芬商品。而当年吉芬发现的现象并不是纯粹的吉芬商品现象。现实中纯粹的吉芬商品现象当然是非常稀少。第一,在极端灾荒年份,在当时给定收入条件下,会出现吉芬商品。第二,对于极高档商品和特殊新产品,会出现吉芬现象,如一种新产品,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了解,这时如果以较低价格作为普通替代商品则需求有限,但是如果以较高价格作为一种高档品出现,则会有更多需求,人们购买它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同一种商品,对一部分人来说就是吉芬商品,对另一部分可能是普通商品。

  对于这两年来说我身边的朋友在卖肉的时候由于猪肉的上涨大部分天天都在买鸡肉来吃了,排骨都不敢买,毕竟排骨前两年是需要80块/公斤的。而鸡肉就是吉芬商品,还有公司食堂,开始的时候洋芋鸡吃的还是爽的,但是连续几个月吃下来,鸡肉都吃怕,后来厨师又天天做鱼肉,这是很多食堂的普遍现象,这段时间鱼肉又成为了那个吉芬商品了。即使鱼肉、鸡肉价格也上涨了,但是也不完全影响它们在一段时间内代替猪肉的效用。说到效用又想到老师当年说的边际效用理论,也想起微观经济学里面的边际效用理论,忽然发现在这里也是适用的,什么是边际效用呢?

  边际效用

  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思想渊源,也许可以追溯到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英国功利主义哲学,但其直接奠基却是产生于19世纪50-70年代的“边际革命”。在此期间,德国的戈森、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以及法国的瓦尔拉斯等人差不多同时,但又都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曲线

  基数效用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普遍使用的概念。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Utility unit)。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

  基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马歇尔指出,货币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既然如此,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大于穷人,所以前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那里转移到穷人那里,整个社会的效用就会增加。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依据。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吃鸡肉后来越吃越不想吃的原因,后面直接鸡肉负效用了。而变为了鱼肉,边际效用在生活中其实才是处处可见的,但是上课杨老师举例子说的是比如吃包子,吃第一个包子是效用最高,随着包子吃得越多,后面每个包子的效用就递减。这也是很多同事当时和厨师抱怨可不可以换几个菜的原因,再不换菜就吐了。

  吉芬商品不是经常可见的,只有特殊年份才能见到,而边际效用理论倒是处处可见而适用。在此有错误的希望大家谅解,毕竟毕业11年,书本也不在了,有些理论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房产咨询找小编

标签: 移动UI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