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指挥显示系统提升发射效能

网站优化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邹维荣、王天益、杨欣

  西昌指控大厅内现场宣布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杨致远 摄

  军报记者西昌11月19日电(王晶宇、刘常连、记者邹维荣)在这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中,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了国产自主可控的一体化综合指挥显示系统,为指挥决策提供准确及时、丰富直观的信息,提升发射效能。

  “各号报告一三助氧加注工作情况,210,请讲”“223报告,223参加氧化剂加注工作正常”17日上午,记者在加注现场看到,正在进行北斗三号系统第18、19颗卫星发射前的常规推进剂加注,指控大厅的工作人员通过一体化综合指挥显示系统,密切监控推进剂加注进程,确保发射顺利。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测站计划部主任张树磊介绍,这个系统首先能显示我们火箭的测试进程、然后航天器的状态信息、整个发射场测发地面系统包括星下点轨迹、残骸落点及其他的飞行姿态的信息。此外,这个系统能够通过试验任务IP网,将西昌、文昌两个发射场运载火箭、航天器、地面勤务、测量控制、通信、气象等系统的状态参数、测试数据、语音视频等信息,汇聚到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以表格、图形、动画、曲线等形式直观地显示在西昌发射场和文昌发射场的任何一台指挥终端上。

  “原来我们两个发射场是两套独立的指挥系统,信息不能实现相互共享和兼容,那边的任务要一套人来指挥,这边的任务也需要一套人来指挥。通过这套系统,一个指挥部就能同时指挥两个发射场的任务,这样提高了我们指挥的效率。”

  张树磊介绍,为提升航天发射效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还改进测发流程、优化组织模式,克服低温推进剂射前持续补加等难题,形成稳定“零窗口”发射能力。截止目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共执行124次卫星发射任务,占我国发射总数的42.6%。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庄轲介绍,“将来还要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发射能力,向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的火箭发射能力发展,我们这个发射场将来在10年到20年之内仍然是国家高轨道卫星发射的主力(发射场),将来的探月、探火星都将在这个发射场来执行。”

  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标签: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