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昆09年结合生产中物料存在的问题以及检验过程存在的问题,针对物料采购提出的一个建议和大家分享一下,毕竟十多年前的思想了,肯定不那么完善,但看一下能否对大家现情况有所用处,写的不通顺的地方,大家多担待。
生产物料的采购顺序(所谓采购顺序是指物料到达仓库的先后顺序,而非采购周期上的先后顺序,此时间需采购协调、预计好)排列主要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器件的使用安全;
其次是根据物料本身质量情况来确定顺序,尽量减少因来料不合格而延误生产计划;再次是利于质检部工作安排,提高整批计划的检验效率。
一、 从保证器件安全方面
一批物料从采购进来到投入生产中整个周期长达数月(一般为1~2个月),在仓库的存入放中,部分物料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损失,主要针对潮湿敏感器件(MSD)。
注:凡在存储、运输和组装过程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潮气而诱发操作的非密封塑封元器件,统称为潮湿敏感器件。
此类器件在存储、运输中吸收了质量超过0.1%的潮气,则在回流焊中,会因潮气加热膨胀产生较大应力,这些应力可能引起封装内部连线缩颈、硅片硅片裂开、封装开裂、内部腐蚀,严重影响IC器件的长期可靠性,甚至在回流焊中会使其失去功能。所以如果MSD管理如果控制不好,将会成为一个严重的工艺问题。
现生产中使用的所有芯片都可以算此类器件,但主要还是集中为大规模多引脚芯片(真空原包装),此类芯片按等级分有在规定温度及湿度条件下拆包后必须马上焊接的时间有24小时、48小时等,但实际拆包存放时间远远大于此类要求时间。
现公司使用的此芯片具体型号如下:PW1226L、RTL8208B、SAA7114H、EP1C3T144C8、EPM240T100C5N、CY7C09449PV-AC、HY57V641620HGT-H
EP1C12Q240C8、RA8835、EM8511、SMP-8635、S29AL032D70TFI040、IS42S3220C1、IS4216800B、CY7C0851V-133AC、PCI9054-AC50、VSC8201RX、SL811HST、DM9000等。
因芯片类器件来料不良情况极少,一般来说可放在最后考虑,但主要以以上芯片需放在来料顺序最后中。
二、 从因不合格而延误生产计划方面
通过长期检验,发现了相对较多容易不出现不良的物料,对于此类物料可以放在采购顺序的前面,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因物料不良而造成的延误。
主要物料如下:塑胶件(机壳、面板、中枢等一类)、五金件(机箱、面板类)、螺丝、稳压管、轻触开关等
以上主要是例举部分物料,采购应从平常的来料检验情况来进行合理安排。
三、 从质检部提高工作时效及检验效率方面
主要针对来料类型不集中进行提议,现来料的一个问题就是同类型的物料来料时间段不固定,,此方面采购需注意,类型的不集中主要是影响到了整个检验效率,或者是说改进此方面可以提高检验效率。例如,今天检验一种电阻花了20分钟,明天检验一种电阻也花了20分钟,但是如果两种电阻放在同一天检验,可能只要30分钟,原因很简单,借料时间、设备仪器的取用及设备连线的搭接时间、对计划单时间等等都合二为一,整体工作较为连续了,这样整体效率都有明显提高。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芯片类物料,由于无测试座而需进行焊接,且设备还需去生产借,且不一定生产中就马上有,整个过程相对以上情况时间更长,且也非常繁锁,特别是当一个设备上出现多种芯片时,需注意到来料时间的一致,可以同时进行检验,而不会因分开来料,导致检验时间上的延长,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现对几种物料根据检验中所需用到的设备进行分类:
原材料类、电阻类、电容类、排线及排线座类、DB头类、晶振、钟振类、二极管、稳压管类、芯片类(以单个设备上所用到的芯片为一个范围,如平台上芯片最好一次来齐,如果分开来,则相隔时间不能拖太长,如1天)
以上则表示来料时间最好一致。采购物料中可参考以上提议综合考虑,确定各物料的采购顺序,并注意和供应商沟通,保证计划的可实施性。这样对采购还是检验工作都有积极的影响。
若不存在其它客观问题方面的影响,如供应商的生产周期,或急须采购难于采购且数量较少等,则另行讨论。
为确保以上提议的可操作性,或操作中会出现的客观原因,由相关部门提出并商讨解决。